5. CoV-tot 检查病毒灭活对COVID-19血清中表位光谱的影响 Fraunhofer IZI 目前,针对COVID-19的血清学诊断仅仅是基于蛋白质的。此外,除了意外误报外,临床诊断还特别报告了以前曾感染过相关的冠状病毒的问题。这是因为患者抗体的识别位点仅部分针对SARS-CoV-2,而其他抗体则在许多相关的冠状病毒中发现。 因此,我们将来还必须在SARS-CoV-2或其他冠状病毒的确定表位的基础上开展血清学检测,这些表位可以借助不同的特定表位和普遍存在的表位进行简单且高度个性化的诊断。Fraunhofer IZI的配体开发工作组在直接从血清中鉴定表位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假定SARS-CoV-2感染会导致强烈的个性化免疫反应,这种反应是由先前的冠状病毒感染形成的,就像对各种食物的食物过敏(低过敏原,食物过敏原)的表位诊断一样。 但是,在所有诊断活动中,从被感染患者那里获得的血清都需要经过预处理以灭活病毒,然后才能将其用于测试。这种处理也有可能使一部分抗体失活。反过来,这可能会使基于复杂表位的诊断的可重复性和建立更加困难。在进行其他项目之前,CoV-tot旨在确定各种过程对剩余抗体范围的影响,以使临床项目合作伙伴能够最佳地制备其样品。同时,研究小组还将确定第一个潜在的诊断表位。 联系人: Dr. Michael Szardenings 配体开发部负责人 弗劳恩霍夫细胞治疗与免疫研究所 合作伙伴: Klinikum St.Georg,莱比锡| www.sanktgeorg.de 技术支持: 这项工作得到了弗劳恩霍夫国际计划的资助,编号:Anti-Corona 131-600034。 6. VirenWolf 适用于密集医疗和护理设施的碳化钨基杀伤部件表面 Sonja Birkelbach - stock.adobe.com 呼吸道传染病被认为是当前和未来大流行的最大风险之一。呼吸道病毒(例如SARS-CoV-2)的基于液滴和气溶
1. C19肺芯片 在免疫肺芯片上使用COVID-19感染模型进行药物再利用 Fraunhofer IZI 芯片器官平台将复杂的组织整合到微生理环境中,目的是模拟人体以外的人体生物学,甚至整合人体免疫系统的各个方面。C19肺芯片项目结合了弗劳恩霍夫接口工程与生物技术研究所(IGB)在使用芯片器官平台和药物研究方面的技能和知识,以及Fraunhofer细胞治疗和免疫学研究所(IZI)在感染模型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其在SARS-CoV-2病毒方面的经验。免疫学部门是弗劳恩霍夫协会内唯一的一个三级安全实验室,这也是使用高致病性病毒(例如SARS-CoV-2病毒)的前提。此外,弗劳恩霍夫分子生物学与应用生态研究所(IME)的分子生物技术部门也是此项目的合作伙伴。 目前,人们希望通过重新定位药物用途,即使用(组合使用)批准的药物来治疗COVID-19感染。在研究中已经确定了许多有可能的候选药物,并且其中一些药物已经有或多或少被证实的成功治疗的报道。 在C19肺芯片项目的框架中,科学家们希望借助肺模型系统进行非临床研究。与传统方法(例如使用动物模型)相比,这能够大大加快探索某些物质在对抗SARS-CoV-2方面的有效性。此外,由于目前的特殊情况和医疗系统的极端压力,很难对大量的可能的治疗方法进行广泛持久的临床研究,这支持了芯片器官技术。因此,快速且节约资源的可能候选物质的临床前验证方法非常有帮助。在此背景下,C19肺芯片项目旨在建立一个模拟COVID-19发病机理的COVID 19肺部感染模型。下一步,该模型将用于测试40种不同物质或物质组合的有效性。 联系人: PD Dr. Sebastian Ulbert 弗劳恩霍夫细胞治疗与免疫研究所 免疫学系系主任 合作伙伴: 弗劳恩霍夫界面工程与生物技术研究所IGB(项目负责人
批量生产COVID-19测试系统
毒理学和实验医学研究所ITEM 项目
CoV-2自检快速检测方法
目前的大流行病打乱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也阻碍了我们迅速处理任何问题。为此,全世界都在努力尽快克服医疗危机--同时也要让我们的经济尽可能地适应后新冠状病毒时代。弗劳恩霍夫协会正以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来应对这一挑战,并宣布了即使在危机时期也要保持并大力推动影响力和创新力的目标。在短期内,劳恩霍夫内部的数百万欧元资金被调用于即时的项目研发。在此背景下,我们正集中力量加快推进医疗卫生部门的直接抗击疫情项目,如疫苗开发、必要的创新诊断和药物开发、提供信息技术能力、有针对性的竞争前研究等。此外,我们还为防护设备部件的生产提供专门的技术支持。以下几篇文章将带您一起了解弗劳恩霍夫生命科学联盟下的几个研究所,在抗击新冠病毒方面的研究项目及其贡献。 联系人: 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北京代表处 智能制造和生命科学技术代表 范国栋先生 联系电话:010-65906135-40 联系邮箱:guodong.fan@fraunhofer.cn
表面和涂层技术
产品安全